文/樂居財經徐酒眠


(相關資料圖)

還不起百萬借款,中城建物業管理有限公司(簡稱“中城建物業”)被架上了拍賣臺。

8月9日,據阿里資產拍賣網顯示,中城建物業所持6家公司股權將拍賣,起拍價總額超過1.63億元,拍賣時間為9月10日10點起至9月11日10點止(延時除外)。

截至目前,6個擬被拍賣標的均引來超百余次圍觀,但均尚無人報名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中城建物業背后依托的大股東——中國城市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(簡稱“中城建”)頗有故事。曾頂著“央企光環”大行其事,被“打假”之后又進行了多番股權轉讓,欲重獲國企身份。

但在“央企”秒變“民企”的鬧劇中,中城建成為了“違約之王”,開始滑向債務的深淵。從2016年開始,出現了數十起信用債違約,時至今日的違約債務總額仍在百億元之上。

圍困在法律訴訟、被執行人、限制消費令中,最近兩年中城建已經不太被關注了。此番旗下物業公司被掏空拍賣,才又一次將其推回大眾視野。

囿于百萬借款

據悉,中城建物業所持6家公司股權被拍賣,申請人為上海智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(簡稱“智物信息技術”)。

中城建物業與智物信息技術之間的借款糾紛由來已久。資料顯示,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在2018年12月10日就作出了一份民事裁決書,判決中城建物業自判決生效之日起,十天內支付智物信息技術借款約164.12萬元,利息約16.41萬元,以及相應逾期還款違約金。

然而,中城建物業并未能履行該裁決。于是智物信息技術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,但在這份過程中卻未發現中城建物業有可供執行的財產。2019年8月30日,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作出了執行終結的裁定書。

但智物信息技術并未放棄追債,2022年9月,其向人民法院提出了對中城建物業進行破產清算的申請。今年6月底,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破產審判庭對此進行了開庭。

成立于2014年1月,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,中城建物業的注冊資本高達3.54億元,實繳資本1億元。

關于中城建物業目前的經營業績、資產、負債等情況,樂居財經《物業K線》并沒有查詢到相關資料。中城建官網也只是曾在2015年8月的介紹中透露,中城建物業管理的多業態項目面積達5000萬平方米,管理范圍輻射多個大中型城市。

不過可以確定的是,若此番拍賣順利進行,中城建物業或將淪為一個空殼。

據樂居財經《物業K線》獲悉,被拍賣標的包括中城建天一物業服務有限公司100%股權、成都開泰華盛實業有限公司100%股權、重慶開泰華盛實業有限公司100%股權,它們的起拍價均為5000萬元。

另外三個被被拍賣標的分別是中城建騰(上海)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00%股權、中城建開泰(上海)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50%股權、重慶鑫龍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50%股權,對應起拍價分別為1000萬元、500萬元,以及306萬元。

天眼查顯示,中城建物業共有8家對外投資企業,但除了上述6家外,另外兩家持股51%的公司,經營狀態均顯示“吊銷,未注銷”。

大股東垮臺往事

百萬借款都還不出,中城建物業的窘境應該與其大股東垮臺分不開。穿透股權,中城建物業由中城建持股占比84.6%。

根據官網介紹,中城建成立于1990年,注冊資本金31.05億。

中城建由曾屬于二炮后勤部的中國天龍實業總公司脫鉤改制而來,早期掛靠在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(簡稱“中城院”),一個由住建部管理的社團組織。

2015年,有高層印發文件明確提出了“取消行政機關(包括下屬單位)與行業協會商會的主辦、主管、聯系和掛靠關系”的意見。于是,在2016年4月25日,中城院轉讓99%中城建的股權給北京惠農基金,自身持股比例降至1%。

也是從這一刻開始,中城建的“央企”高帽被正式摘除了。

這場控制權的變更,觸發了中城建子公司中城建國際在香港交易所的“點心債”提前到期。中城建沒錢還債,違約大雷逐漸引爆。

中城建有意進行補救。2016年8月,其宣布把主要股東從惠農基金,變更為具有國資背景的北京中冶投資,意圖重新要回“國企”身份。然而,此番股權轉讓,操作上并不透明,后面直接引發兩家公司對簿公堂。

經歷漫長的訴訟,2019年7月15日,北京高院裁定中冶投資持有的中城建51%股權無效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中冶投資的國企身份也不存粹,其背后的實控人冶金人才資源開發中心,只是冶金工業部的一個人才服務機構,且實控人還涉及訴訟等諸多問題,被列入失信名單。

中冶投資被踢出局后,中民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成為中城建持股51%的第一大股東。不過,目前中城建由誰做主,仍然是一個謎團。

相關資料顯示,中城建有百億違約債務,牽連過近40家金融機構踩雷。而早2021年初,有多家媒體稱,中城建名下已無資產。

此外,中城建物業還有四方股東,杭州公元控股有限公司持股占比2.94%;另外還有三個自然人股東,康云、林常青、金鷹分別持股占比7.05%、4.62%、2.93%。

其中,林常青是福建永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。官網顯示,永安物業成立于1993年,主要從事房地產物業管理和營銷代理,2013正式入圍成為萬達集團全國戰略合作伙伴,其物業管理面積達1200多萬平方米,管理資產價值近3000億。

而金鷹是A股上市物企南都物業的前任副總裁,去年10月因到齡退休才辭任。

從時間上來看,康云、林常青、金鷹,應該都是中城建物業引入的投資人。如今來看,他們投資的這個標的,或許要已經走到終點了。

相關公司:城建物業

標簽: